教研研讨活动
为精准把控2025年高考备考方向,深度明晰新课标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考命题趋势,科学、高效地推进高三各科一轮复习备考工作,切实贯彻“质量就是生命、成绩决定未来”的高考战略方针。在学校党支部书记刘红校长的指导及教科处的有序组织下,2024年10月29日至31日,我校组织开展了高三一轮复习备考交流会


学科聚力齐研讨

为保障听评课有序开展,有效进行,由党支部书记刘红校长、袁明达副校长、罗建华副校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学科听评小组。
语文组
语文组强调一轮复习打牢基础为先,让知识结构化,复习高效化。分析近三年语文试题信息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作文的细微差别与变化。详细介绍信息类文本阅读识别九大命题陷阱和逻辑推理、分析概括。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掌握五类题目的作答技巧。介绍古诗文阅读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偏义复词及文化常识;详解“词语、病句、扩缩句子、修辞、图文、补写、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相关题型的分析、辨析及解答方法。讲解了写作模块总体原则:由整体推进到专题突破,重积累,重感悟,练思维,练规范,促升格,促个性。进一步贯彻落实“三段五步”课堂模式。
数学组
数学组强调高考备考三个阶段的目标和策略,指出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尤其是第一轮的复习要始终坚持“概念教学复习”、“数学思想方法”和“回归教材”四个原则,构建一轮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介绍了高考新题型、结构变化,推进“研教材、研学情、研备课、培优补差”等措施,并提出让学生找老师讲题的构想、并在高三各班级进行实践和推进。
重视能力培养、解题指导及应试能力、尖子生培养方面做实做强;就知识遗忘、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系统梳理知识点及解题方法总结、整理笔记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和做法,提出要结合教材的例题、习题,引导学生从纠正典型错误到形成正确认识的思路和教学方法。
英语组
英语组一轮复习规划将以教材为本,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学生基础能力过关,及时做好学情分析,强化在主题语境下进行单词、短语和句式的积累运用,坚持听力训练,规范英语书写,抓住中等生,促进学困生,进一步提高优等生。
物理组
物理组通过分析2024年高考理科综合新课标卷(物理),再结合物理课程标准,分享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教材里的各个图片、思考与讨论、实验、拓展学习、科学漫步等栏目用好的方法,交流教学中如何与生活、生产情景相联系,让物理课变得有趣、有料,在潜移默化中喜欢物理课、学好物理!
针对二层次学生深入准确分析了学情,分享了基础薄弱学生的一轮复习策略: 1.梳理基本公式策略,2.知识点打卡策略,3.小组合作学习流程介绍。
针对复习策略进行交流,强调立足“三研”落实“三精”,研究高考、学生、课堂,分析了新课标核心考点以及考点变化,分享高中的四类重要模型:对象模型、过程模型、条件模型、数学模型,交流过程中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物理教师产生深远影响。

化学组
化学组解读了2025年高考变化及改革,详细学习了试题题量、试题难度、考点来源、基本题型四方面的变化。
强调高考复习第一阶段借助高考调研,按章节顺序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明确高考复习策略及措施。
策略一:明确考点,多做高考试题。加强集体备课,发挥整体优势,集思广益。
策略二:回归课本,注重细节。
策略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理解不了的问题(即难点、疑点),讲归纳不了的问题(即规律、方法),讲运用不了的问题(即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讲。“练”要讲练结合,注重实效。
策略四:夯实基础,突出重点高考复习,抓好“四基”是根本。“四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理念。
策略五:高考应考的心理及方法技巧在平时考试中就要注意锻炼
生物组
生物组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一核四层四翼”分析了新课标核心考点以及考点变化,交流一轮复习计划,分享备课过程中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如何设计问题驱动,如何培养目标生等具体提高成绩的方法策略;强调狠抓基础、追求训练的质量、强化思维方法、千变万变,规范答题不变。

政治组
政治组从宏观角度以“学什么,怎么学,考什么,怎么考”四个维度系统规划提出了全面复习重点。分析了近两年的高考试卷,从试卷结构、模块题型、题量、分值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得出新高考政治试题具有①信息陌生感增强,课本知识远远不够; ②命题意图隐蔽性增强,死记硬背不在有用;③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增多,万能模版行不通;④设问灵活多变,答案生成多样化等特点,为高三政治精准备考提供方向。
针对如何提高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管控好课堂方面作了交流,如采用激励式教学,作业当堂批改,给学生画小红花,放舒缓音乐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点背诵方面先由组长查背,完不成需找老师背等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
历史组
历史组针对复习备考着重狠抓以下方面:
(1)明确各班的目标生群体,针对目标生群体中的历史薄弱学生进行着重辅导,同时对学科尖子生进行培优;综合客观学情和目标任务要求,明确学科目标分数。
(2)精研备课:以教材为基础指导,大单元备课教学,吃透教材;备真题,近三年云南高考真题、省外新高考改革地区真题;教辅资料辅助训练和解读。
(3)知识过关:一轮复习前摸底检测,包括学生重点知识的默写;复习后达标检测,默写订正补充;对已经复习的进行巩固。目标生面批面改答题卡,指出失分点、改进措施意见。
(4)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置新的内容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学困生的工作需要有耐心,要和班主任协调做战齐抓共管;目标生必须有任务驱动、跟踪和订正反馈;
(5)专题化训练、巩固、提高:历史解释、史料价值、材料分析、中西对比、评述题型、论述题规范模版(常考范例)、图表类等。
地理组
地理组立足学情,分别从新高考试卷结构的变化,赋分制的关键,四大地理能力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下具体的备考策略以及目标生的培养做了具体深入的剖析。结合一轮复习的进度和学生实际,地理组结合现实,依据整体计划,对后期复习备考做了深度和更加具体的细化,提出了未来的增分方向和措施。


领导督导明方向

事预则立,力聚则济。党支部书记刘红校长指出此次交流活动展现了我校教师“品高、行正、务实”的教学态度。一轮复习具有战线长、知识细、节奏快的特点,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的最佳时机。要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系统全面、主干突出、素养为重、训练高效”为指导,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研究高考真题,把握高考方向。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把握“三新”精髓;研究作业的布置落实;研究学生的学法,优秀生抓能力,中等生抓状态,后进生抓落实;研究每节课的教法。落实有效策略,高效备考。
袁明达副校长就如何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指出:教师要利用好教学“三阵地”,尤其是作为主阵地的课堂。一是要深化复习计划,精准施策;二是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方法;三是要加强集体备课,凝聚智慧;四是要提升自身素养,追求卓越;五是要加强团结协作,共创佳绩。希望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务实精进,共同谱写2025高考新篇章。
罗建华副校长就高三一轮复习工作对教师们提出三点指导性建议:一是要有奉献精神,要用智慧全身心投入教学,强调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研究,讲究教学方法;二是要有陪伴意识,关心陪伴每一位学生,强调教师要要富有耐力、魅力和创造力,建立自信心,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三是要有担当勇气,教师要根据考情、学情,把握方向,加强备课,积极主动探究课堂提质增效的方法。复之有道,行之有效,划好实干之桨,把稳复习之舵。
深耕勤研凝共识,精准施策助高考。这不仅是各科老师集思广益、提升复习质量的推进会,更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动员会。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敢想敢干的天人全体教职工正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与更加精细的管理为共铸2025年高考新辉煌砥砺奋进!
END


供稿:学科组 编辑:柳彬淇
审核:张兵 监制:刘红